让天气为作战服务(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我确定!”葛菁菁做了一个坚定的决定来回答。 后来的事实证明,葛菁菁的判断是准确的。随后几天,热带气旋不断增强,在海上引发了相当大的风暴
后来的事实证明,葛菁菁的判断是准确的。随后几天,热带气旋不断增强,在海上引发了相当大的风暴,但当它肆虐登陆时,提前开始的演习却顺利结束。
现在想起来很容易,但当时葛晶晶压力很大。不到半个月,她瘦了近10公斤。回到家照镜子的时候,突然发现后脑勺有一个秃斑。 “掉了一根头发,医生说她去检查的时候太紧张了。”
那根头发花了很长时间才完全长出来,但葛菁菁想所有的努力都是值得的。 “战机转瞬即逝,你必须果断行动,承担责任。完成任务,确保战友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相比之下,掉头发有什么意义?”葛菁菁笑着说道。
这几年,葛晶晶自己已经记不清有多少联合演练、联合训练、抢险救灾等重大任务提供了气象保障。她回答了指挥官气象保护部门的数千次询问,并保持着“零错误”的记录。
现在很多战友都称葛晶晶为“军中女诸葛”,能“见天知兵”,但葛晶晶却觉得自己做得还不够。 “古人不用先进的仪器设备也能观察到天文现象,现在我们有条件,需要更高的精度才能为胜利服务。”
葛晶晶获得博士学位。在原解放军科技大学气象研究所工作,被分配到部队。起初,她担心工作忙而忽视科研,给自己定了一个“硬要求”:每年至少写一篇论文,有一点研究成果。这个目标一直被她保留至今。葛晶晶在工作中注意到,在台风、雷暴等极端天气下飞行的战机存在很大的安全隐患,于是开始进行这方面的调查研究。
“起飞后不能让飞行员独自面对极端天气,地面气象保障人员能做什么?”葛菁菁想了想,联系了很多飞行员朋友了解实际情况。
气象海洋队气象保障办公室主任姚浩也应邀加入了队伍。几年前,他与葛晶晶合作开展了一个关于对流云和云冰对飞机飞行安全影响的项目。在姚皓看来,葛菁菁的身上有一种“执着”。 “她可以为一个目标孜孜不倦,任何有帮助解决这个问题的人都会去咨询学习。这种精神很鼓舞人心。没有人不愿意帮助她。”
在此之前,葛菁菁带领团队开展了7项综合性重难点课题研究,多项成果已应用于联合战区作战气象保障工作。现在,在葛晶晶的带领下,众多学术专家和设备制造商的技术骨干再次参与到新话题的讨论中。他们各自提出了自己的想法和建议,并计划申请科研项目,“争取做出一些更实际的成果”。
2016年夏天之前,葛晶晶做了大量厄尔尼诺年洪水影响的研究,为战争中出兵抗洪提供了有力保障当时的区。在今年汛期来临之际,葛晶晶再次投身于汛情分析研究。
“一切都要为实战服务,脱离实战的气象研究就像空中楼阁。”从军校到军队,葛菁菁觉得自己最大的变化就是“从医生到军人”“兵不分家。在前线后面,天气防护的目标也是赢!”她说。
来源:中国青年报
文章来源:《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网址: http://www.qxswhyyq.cn/zonghexinwen/2021/0708/10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