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阳红16”悲壮沉没:外轮撞沉后,不放艇救人(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电工杨文有迅速拿起一把大板手、一把螺丝刀。因为他明白,这两件工具也许会在帮助大家脱险时起作用。事务主任蒋汝斌抢出了部分贵重公物。在吊放救
电工杨文有迅速拿起一把大板手、一把螺丝刀。因为他明白,这两件工具也许会在帮助大家脱险时起作用。事务主任蒋汝斌抢出了部分贵重公物。在吊放救生艇时,水手贺连荣抡起太平斧,砍断固定索,为小艇下水赢得了宝贵时间。船上的4艘救生艇,有两艘已被撞毁,只有两艘可以使用。为了保住海洋科学家,船员主动让科学家先登上救生艇。
5时25分,船长金明奇、指挥员张志挺、副总工程师周邦汉最后一批离开“向阳红16”船。5时40分,“向阳红16”船沉没于北纬29°11′6′、东经124°28′3′海域。随船出海的110名船员和海洋科技人员,除3人不幸遇难外,107人幸而脱险。
7时许,刚刚登上塞浦路斯“银角”号的中国报务员金礼德通过卫星拨通了国家海洋局东海分局局长陈培德家的电话,报告了沉船经过。

“向阳红16”号船的脱险人员,在回顾这次海难事件时,对塞籍“银角”轮见死不救的行为,很不理解。
他们反映,“银角”轮将“向阳红16”号船撞坏后,采取了迅速倒行的错误举措,从而加速了“向阳红16”号的进水速度而导致该船迅速沉没;当该船发出弃船部署,遇险人员登上救生艇,人员严重超载,小艇失去动力的情况下,希望“银角”轮放救生艇援救时,他们非但不放艇救生,并且不同意遇险人员登船,脱险人员要求通过该船电台与中国取得联系也遭拒绝;甚至连起码的国际惯例都不愿遵守,经多次交涉后,塞方船长才和中国船长交换了海事确认证书。
在“银角”轮上,“向阳红16”船脱险人员曾提出“银角”轮应本着人道主义精神和国际惯例,就近驶向中国沿海港口,以抢救重伤员。经多次交涉后,该轮一方面假装答应就近驶靠上海港;另一方面,却低速驶向韩国。
7时30分,中国国家海洋局局长严宏谟获悉“向阳红16”船沉没的噩耗后,救援工作和外交工作几乎同时开始。
9时30分,“银角”号继续航行,前方是韩国。出事地点距中国舟山仅10小时航程,而到韩国则需30小时以上。中华人民共和国交通部不得不通过海洋电台向刚刚执行任务返回的“德意”号远洋轮下达指令追赶“银角”号。

5月2日21时30分,“德意”号追上“银角”号。中方提出尽快在海上交接遇险人员,但“银角”号未同意,而是转向继续航行,目标是日本。
经反复交涉,最终于5月4日10时47分在济州岛西南3-5海里处换乘成功。
5月5日上午,“德意”轮载着107名遇险获救人员安全返抵上海港,受到热情的欢迎并得到了妥善安置。

“向阳红16”号的生还者们对“银角”号货轮无视国际惯例和人道主义原则的做法,始终难以理解。然而有一点他们心里始终豁亮:中国的海洋科技人员不会在灾难和挫折面前低头,他们将以更加饱满的热情,更加努力地奋斗,去创造中国海洋科学考察事业更加灿烂的明天。
文章来源:《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网址: http://www.qxswhyyq.cn/zonghexinwen/2021/1104/1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