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政前方丨城市荣光!两人入选,在青院士已(2)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今年4月16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召开,会上为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颁奖,青岛有92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获奖总数的1/3,其中
今年4月16日,全省科技创新大会在济南召开,会上为2020年度山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代表颁奖,青岛有92项成果获省科学技术奖,占全省获奖总数的1/3,其中牵头完成74项,占全部项目比重的81%,企业牵头完成发明奖和进步奖35项,占比达55%。
其中,青岛海洋领域专家再获省最高奖。继2018年吴立新院士荣获省最高奖以来,李华军院士2020年度再度获此殊荣。
现代海洋领域,青岛市海洋产业优势充分凸显,涉海项目全部由青岛市单位牵头完成,其中中国海洋大学和中科院海洋所分别在海洋活性气体界面及海洋腐蚀、海洋真菌等领域取得基础性研究突破,拿下四项海洋领域的自然科学二等奖。医养健康领域,青大附院联合智能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单位完成的“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痛风病精准诊疗体系的创建及应用”项目,将大数据和人工智能应用于全市多发地方病痛风临床研究,创建了国际最大单中心痛风样本库和数据库,建立了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痛风病精准诊疗体系,诊断准确率达95%,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
青岛的海洋资源、人才、项目如此突出,在大力发展海洋科技产业方面当仁不让。
新出台的《山东省“十四五”海洋经济发展规划》也对青岛寄予厚望,提出“十四五”期间,青岛要着力加强海洋科技创新,优化海洋产业结构,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高海洋资源开发能力,加强海洋生态文明建设,深化海洋经济对外开放合作,进一步强化海洋功能和特色,打造引领型现代海洋城市,加快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力争到2025年全球海洋中心城市影响力显著提升,到2035年以全球海洋中心城市昂首挺进世界城市体系前列,为建设海洋强国、海洋强省作出更大贡献。
重任在肩,唯有聚集人才全力攻坚克难,才能加快发展步伐。青岛新当选的两位院士,无疑壮大了海洋科技的人才队伍,助力全城海洋中心城市目标的加速实现。
3
院士领衔广聚人才
每一位院士都是高端科技要素汇聚的高地,尤其是对促进科研成果转化落地最有决定性作用的人才。
近年来,青岛积极做好院士引进、培养、服务各方面工作,从院士工作科研到住房、生活、医疗等全方位做好保障服务,密切与在青院士等高层次人才的联系,提高服务院士等高层次人才工作水平,创造有利于院士及高层次专家发挥作用的良好环境,进一步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下一步,青岛市将继续为院士提供更为优质、精准、贴心的创新创业和生活服务,为院士在青岛干事创业搭建更为广阔的舞台。
11月5日,青岛市院士工作站办公室依据《青岛市院士(专家)工作站考核办法(试行)》要求,对全市建站满一年的院士工作站进行考核,袁隆平院士青岛袁策集团有限公司院士工作站、青岛蓝色地球大数据科技有限公司、青岛松灵电力环保设备有限公司等考核成绩优秀,获评“2021年度考核优秀院士工作站”。
院士专家工作站是企业、科研院所和院士之间长期合作交流的平台和载体,围绕核心技术和产业,引领高新技术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特色凸显、联合共建的长效机制。它构建了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市场的一条快捷通道,更像一条长长的生态链,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人才运营支持,因而更易汇聚人才。
截至目前,青岛有曹耀峰院士、管华诗院士、俞梦孙院士等多位院士设立的工作站,在科研成果导入、转移转化方面,不断打造协同创新发展新高地,客观上促进了青岛人才的引进。
为引进高层次人才,青岛大力实施“青岛英才211计划”,分高端人才、重点人才和支撑人才三个层次实施。
高端人才计划包括:青岛创业创新领军人才和青岛突出贡献人才计划;重点人才计划包括:青岛拔尖人才、青岛专家激励、青岛博士后培养留青、青岛院士(专家)工作站、青岛金融人才、青岛名师名校长、青岛优秀医学临床专家等。
青岛已累计进站博士后5300余人,出站2600余人,博士后出站留青率达76%。相信随着两位新院士的华丽转身,青岛会吸引更多高端科技人才的加盟。
创新之道,唯在得人。得人之要,必广其途以储之。青岛新增两位院士,这是城市人才跃迁的新荣光,以此为起点,海洋资源领先要素与海洋专家人才领先要素正正叠加,必将促进青岛以加速度迈向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的光辉伟业。
文章来源:《气象水文海洋仪器》 网址: http://www.qxswhyyq.cn/zonghexinwen/2021/1207/1138.html
上一篇: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揭晓 山东两专家当选中国
下一篇:149人当选!2021年两院院士增选结果公布 山东近十